59599aa美高梅

设为首页 |  中文 |  English

内容检索:

59599aa美高梅招生学科专业介绍

学科介绍


学科一:化学类

1、专业实力强

59599aa美高梅施行化学类本科专业大类招生,下设化学、应用化学两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其中应用化学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 ,两个专业在江西省高校化学类本科综合评估中连年排名第一,是省优势专业和特色一流专业。近三年来,化学类本科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85%左右,考研升学率46%以上;本科生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获得2个国际级奖项,20个国家级奖项,40个省级奖项。同时,学院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来学院开展Summer School集中授课,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际高校联合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并邀请海内外专家来院开展“智汇讲坛”系列学术论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化学人才。

2. 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129人,其中教授62人,副教授4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82.9%。学院现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2人、教育部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青年项目4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重大人才计划1人,国家重大人才计划青年人才项目1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近年来,涌现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带头人、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高校井冈学者、 “双千计划”近80人。

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

拥有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化学和化学工程与技术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制药工程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共覆盖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目前学院设有3个二级教学单位、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校级非独立科研机构,和3个校级独立科研机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近亿元。

4.培养方式与特色

化学类本科生第一、第二学年按大类培养,第三学年开始进行专业分流到化学(授理学学位)和应用化学(授工学学位)两个专业培养。根据“一流定位,国际视野,名师引领,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坚持“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学院的“1+8+N”育人特色(1名导师,8名学生,培养学生的N种专业能力),从第三学年起,设置不同的个性选修课程模块体现不同的特色方向(无机、有机、分析、物化、高分子、铁电化学、稀土、工业分析、能源、有机硅、制药化学、国际联合培养等方向),并配备相应方向导师给予个性选修课建议和全程专业、职业发展指导。



学科二:化药类

1.专业实力强

59599aa美高梅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1958年始创于江西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历经时代变革与学科的多次改革发展,由最初的基本无机化工、基本有机化工和硅酸盐化工三个专业,逐渐扩大发展出了化学工程、精细化工、食品工程、环境工程和制药工程五个专业。1998年化学工程和精细化工两个专业合并为现在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适应江西省制药产业需求,2002年设立制药工程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第一批次),江西省特色专业和江西省品牌专业,是江西省和59599aa美高梅“双一流”建设专业,专业2018年已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华盛顿协议),学历获国际承认。制药工程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第二批次),专业于2020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华盛顿协议),学历获国际承认。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是江西省高水平重点学科,江西省高校“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在第四次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排名并列全国45位。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江西省高校“十二五”示范性硕士点)、“化学工程”、“化工工艺”、“生物化工”三个二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材料与化工”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已成为江西省化工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2.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129人,其中教授62人,副教授4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82.9%。学院现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2人、教育部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青年项目4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重大人才计划1人,国家重大人才计划青年人才项目1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近年来,涌现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带头人、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高校井冈学者、 “双千计划”近80人。

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

专业类拥有“化工热力学”江西省精品课程、“过程工程原理”江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化工工艺过程”江西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化工原理”江西省线下线上混合式一流课程、“工业药剂学”江西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化工过程反应技术”江西省研究生优质课程、“转盘萃取塔设计及3D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江西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和“尾气脱硫工艺仿真”江西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精品视频共享课“化工工艺过程”已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专业主编“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过程工程原理实验》1部,主编全国高等院校化工类专业规划教材《化工计算》1部,主编出版《化工热力学》1部;参编“十一五”、“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化工设计》第一版到第四版。近年已承担五项江西省教改课题,已完成三项,并已将成果用于本科教学中。

专业设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江西省药食同源植物资源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化工原理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南昌市化学工程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专用实验室使用面积约2181平方米,在册的固定资产2340万元。专业在化工新材料、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有机硅深加工、锂资源开发利用、新能源材料、精细化工、环保等方面与省内多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与国外多所大学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关系,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影响和地位。近10年,承担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20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0多项、企业委托科研项目500多项,总经费3000多万元,授予博士学位20多人、硕士学位300多人,发表SCI论文200多篇,获发明专利30余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10多项。专业将进一步为江西省甚至全国相关产业和企业的创新、升级和发展提供技术、人才和平台支撑。

4.培养方式与特色

59599aa美高梅施行化工与制药类本科专业大类招生,下设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两个本科专业。

(1)工程优势明显:依托已建立的完备的学位(本科-硕士-博士)教育体系、平台优势和拥有政府部门颁发的化工工程设计资质和清洁生产审核资质,突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复杂化学工程问题。

(2)国际化背景好:专业都已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华盛顿协议),学历获国际承认。专业教师中有美国籍和加拿大籍教授各一位。并成立了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59599aa美高梅学生会,并选派学生到新加坡淡马锡理工学院开展学习交流,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

(3)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专业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指导方针,积极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专业学科创新与竞赛,专业教学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在实践中融会贯通,同时也使学生明白自己的短板,使学习更有主动性和方向性。近三年,专业学生已获各类省部级以上专业竞赛3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60余篇。




就业前景

专业一  化学类

化学类毕业生近几年升学率约50%,主要是国内985高校,留学率2%,欧美、日本等,有意愿就业的学生实现就业100%,主要在化学及其相关领域,如化工、生物、医药、材料、环境、农业、食品、检验检疫、环境、国防、能源、信息等行业从事生产与科研工作,或从事教师职业、报考政府机关公务员等。此外,立志于科学研究、科研技术开发的学生可选择在国内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继续深造。


专业二   化工与制药类

(1)就业:近5年平均就业率约96%,专业主要就业单位为化工类的央企和国家级大中型企业以及设计院。行业集中在:精细化学品行业、锂电池行业、电子材料制造行业、制药行业等。

(2)升学、留学比率:近五年考研成功率约为35%,大部分同学被985高校(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科院、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录取,留学比例约为1.5%,主要留学国家为美国和日本。

专业小贴士



化学类

1、化学类专业为国家培养哪方面的人才?

化学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与修养,遵守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备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发展意识,较系统地掌握宽厚而扎实的化学类及相关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高素质人才。

化学专业:重在基础能力,培养具有一定学术潜能、希望进一步学习深造,能够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研究人才,掌握宽厚而扎实的化学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学科国际前沿和发展,具有创新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较强学习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化学类卓越人才;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健全的人格,能够在化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和相关管理工作。

应用化学专业:重在实践能力,培养具有扎实基础实践技能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具有宽厚而扎实的应用化学及相关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认知化学世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具备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化学工程相关专业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健全人格和良好学术素养,能够在应用化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教学、科技开发和相关管理工作。

2、核心课程有哪些?

化学类专业开设了无机、有机、分析(包括仪器分析)、物化、高分子五大化学及相应实验课程,学科导论、结构化学、谱学分析、物理有机、高分子物理(双语)、配位化学、化工工艺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制图、化工原理(及实验)等专业核心课程。

设置不同的个性选修课程如Nanoscience, Materials Chemistry, 稀土化学、应用电化学、能源化学、绿色化学、化工安全工程、天然产物与药物化学、暑期学校等,配备相应方向导师给予个性选修课建议和全程专业、职业发展指导。

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智汇化学科研训练项目等创新创实践类课程。

3、社会上对专业的刻板映像、理解误区?

(1)基础学科,不好就业?

答:化学化工一直同发展生产力、保障人类社会生活必需品等过程密不可分,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之一。从各种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医用材料,到石油化工工业,能源材料、电子产品,化学品渗透到了人们经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可以说,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优秀的化学、化工、材料、能源等企业遍布全球,不存在着不好就业的问题。化学创造美好生活,只要学生用心学习,勇于创新,就业前景光明!

(2)学化学的将来只能进实验室或化工厂,接触的全是有毒有污染的化学物质,不安全且对身体不好?

答:实际上,化学专业作为基础学科可塑性强,学生的就业面很广,化工、生物、医药、材料、环境、农业、食品、检验检疫、环境、国防、能源、信息、管理等行业均有化学人的身影。

部分化学品确实带有毒性或具有污染性,但是,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与生产实践,人们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规范制度来保证化学工作者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只要你严格按照安全规范进行生产操作,就可将危险降低到最低。许多知名的化学家如门捷列夫、泡利、侯德榜、徐光宪等人享有80岁以上的高龄,因此化学和寿命也没有必然联系。

(3)化学反应都是按照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的?

答:化学反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科研及生产过程中,化学反应如此复杂,如此奇妙,需要考虑的副反应、各种影响因素如此之多,需要大量的化学科研、科技工作者系统调查研究,为之奋斗一生。

4、有哪些国际化交流项目?

我们同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建立了国际化联合办学项目,大三时根据学业成绩及学生意向和以上国家的部分高校联合培养本科生,或参加暑期夏令营出国游学。另外,我们开设了Summer School课程,在暑期会定期的邀请国外专家对本科生进行线上、线下授课,开拓学生们的国际化视野。最后,学院设有“智汇化学”讲堂,每学年邀请数十位知名专家、学者(院士、杰青长江等)为同学们讲授化学前沿进展。

5、有哪些精彩的竞赛实践项目?

学校、学院开设了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如互联网+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科研训练等,另外还有化学、化工各类竞赛等你来参加。


化药类

1.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我们学习(研究)的对象跟生产和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洗发水,怎么样的配方会有怎么样的功效;洗涤剂或者通俗地说,“肥皂”的生产工艺怎样最合理;怎样才能够实现最经济、最优化的大规模生产;等等。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产品设计、物质分离和转变等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的传递规律,掌握产品与工艺开发、生产装置设计从实验室到大规模生产线的放大、过程系统优化、过程安全与环境的理论和方法,掌握物质分离与转变过程及其设备设计与操作的共同规律。

2. 制药工程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

本专业是在吸取已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办学经验与特色的基础上创建的化学、药学(中药学)和工程学交叉的一个工科类专业,制药工程课程体系重点突出三个基础(药学基础、工艺基础、工程基础),并注重三个基础的衔接,知识结构的优化;专业特色突出制药过程工程与工艺的完美结合。重点培养药学理论基础扎实,制药工程设计开发功底深厚,对国家关于药品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熟知,对制药工程与制剂方面的理论前沿和新反应、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了解,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能力的具有鲜明工科专业特色的研究创业型和技术应用型制药工程技术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医药、农药、精细化工、生物化工、外贸、食品企业、政府、药品监督、商检、研究设计部门和大专院校等单位从事技术研究开发、设计、教学、以及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3.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核心课程有哪些?专业研究方向有哪些?

专业本科核心课程有:化工热力学、化工原理及实验、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设计、分离工程、化工安全与环保、化工工艺过程、化工项目管理及技术经济等。

专业研究方向有: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化工安全、化工营销等方向。

4. 制药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有哪些?专业研究方向有哪些?

目前开设有化学制药和中药制药二个专业方向。

主要专业课程有:制药工艺学、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药理学、制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反应、GMP与药事法规、CAD技术及应用、中药学、中药制药工程、天然药物化学等。

5. 学化工与制药类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工程的实施都需要大团队的合作,所以,准备投身工程学科,就必须具备团队合作能力;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从具体的专业方向来讲,比如,流程工业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必须要团队分工合作,所以特别强调团队精神;做工艺设计的,要思维活跃、思路开阔;做工程安全的,要特别细致和有责任心,“粗线条”性格就不适合。

6. 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习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对学生来说,工程概念的建立和工程分析能力的培养可能会有难度。

工程概念是什么意思?很多基础类的实验,失败了可以重来,但工程是“只许成功不能失败”。比方说,建造一个化工厂,不可能说先建着试试看,不行再推倒重来。所以,化工与制药类专业的学生一定要有全局意识,一颗小螺丝钉出问题就可能会引发大事故。

我们上课的时候,经常会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很多学生就纳闷,难道就没有个“准数”?产生这样的疑问也很正常,因为大学前的课程学习,对就是对,错就是错,“1+1=2”,没有别的答案,但在工程实际中,“1+1=1.9”也是有可能的。为什么呢?工程允许一定的误差,工程师的责任就是判断这个误差在什么范围内是安全的,这就需要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工程分析能力。

7. 社会上是否存在对化工与制药类专业的理解误区?

目前,全世界500强企业中前10名中就有6家以上的石油化工与制药类企业,有大量的技术人员在从事化工与制药研究和生产。不可否认,在化工与制药研究和生产过程中某些工艺可能不得不使用或会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物质,但只要我们有扎实的化工知识,我们就能开发出有效的控制技术,完全可以避免直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我们自身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均是有保障的。

8. 专业有哪些精彩的学科竞赛和国际交流项目?

专业的学科竞赛有: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全国大学生Chem-E-Car大赛、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全国互联网+反应工程课模设计大赛、大学生化工安全设计竞赛。我们在已经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和全国互联网+反应工程课模设计大赛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每年都能获得国家级奖项。

本专业有美国籍和加拿大籍教授各一位,并成立了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59599aa美高梅学生会,推进国际化交流。专业现在每年都选派两名学生都新加坡淡马锡理工学院进行为期半年的交流学习。

9. 现实中有哪些问题需要通过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人才来解决?

清洁生产、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环境,均有待更为完善的化工技术来实现。比方说,手机用什么材料做既精巧又灵敏?钱币使用了某一种防伪技术后,在什么光下会变什么颜色?怎么通过除尘技术来减少PM 2.5?这些问题都需要化工类专业的人才来解决。

10. 现实中有哪些问题需要通过制药工程专业的人才来解决?

制药工程是一门工程技术科学,主要解决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问题,该专业我校侧重于天然药物制药工程,探索药物制备的基本原理以及实现工业生产的工程技术,包括新工艺、新设备、GMP改造等方面研究、开发、放大、设计、质量控制及优化等。


11.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哪些行业就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毕业生能在化工、炼油、生物、资源、能源、医药、冶金、食品、劳动安全及环境保护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开发,生产过程设计,科技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从近年统计数据来看,本专业35%左右的毕业生会继续深造,其余65%的学生选择直接就业。在这些就业的学生中,有一半以上的是在精细化工、新材料、制药和石化四大行业工作。

12. 制药工程专业发展趋势如何?

医药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竞争的焦点,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建立医药品工业视为国家强盛的一个象征。新药的不断发现和治疗方法(如基因研究)的巨大进步,促使医药工业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因此,无论是药品,还是过程技术都需要新型制药工程师,这类人才掌握最新技术和交叉学科知识、具备制药过程和产品双向定位的知识及能力,同时了解密集的工业信息并熟悉全球和本国政策法规。